[原料別名]: 棋藤提取物、夜交藤提取物
[拉丁名稱]:CaulisPolygoniMultiflori
[產(chǎn)品來源]:為雙子葉植物藥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。
[原料形態(tài)]: 干燥的藤莖呈細長圓柱狀,通常扭曲,有時分枝,直徑3~7毫米。表面紫褐色,粗糙,有扭曲的縱皺紋和節(jié),并散生紅色小斑點,栓皮菲薄,呈鱗片狀剝落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皮部棕紅色,木部淡黃色,本質部呈放射狀,中央為白色疏松的髓部。氣無,味微苦澀。以粗壯均勻、外表紫褐色者為佳。
[原料分布]:藥材主產(chǎn)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。
[化學成分]: 莖含蒽醌類,主要為大黃素(Emodin)、大黃酚(Chrysophanicacid,Chrysophanol)或大黃素甲醚(Emodinmonomethylether),均以結合型存在。莖葉含多種黃酮,已得到木犀草素-5-O-木糖甙(lutiolin-5-O-xyloside)。亦含蒽醌類化合物,已分得大黃素、大黃素甲醚,大黃素-8-O-5-O-木糖甙(luteolin-5-O-xyloside)。亦含蒽醌類化合物,已分得大黃素、大黃素甲醚,大黃素-8-O-β-D-葡萄糖甙;并含β-谷甾醇。預試尚含芪類和鞣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