啊,哈啊,嗯AV|久久超碰无码社区|国产视频日韩经典|亚洲欧洲精品色图|亚洲JJzz大全|免费看日本v视频久热中文字幕在线|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|色天天av一个色|毛片无码日韩精品|成人性爱电影网址

產品推薦:原料藥機械|制劑機械|藥品包裝機械|制冷機械|飲片機械|儀器儀表|制藥用水/氣設備|通用機械

技術中心

制藥網>技術中心>技術文章列表>正文

歡迎聯(lián)系我

有什么可以幫您? 在線咨詢

管殼式換熱器溫度載荷下的強度研究

來源:   2007年02月08日 09:29  
1 前言 

管殼式換熱器是化工、石油、輕工、能源等工業(yè)應用zui廣泛的過程設備之一,它具有選材范圍廣,換熱表面清洗較方便,適用性較強,處理能力大,能承受高溫和高壓等特點。管殼式換熱器的結構設計主要依據是GB151[1],GB151 中關于換熱器管板強度校核是根據彈性基礎上薄板理論,在軸對稱結構的條件下,將薄板的三維變形簡化為二維梁式變形,由此來計算其強度的。而換熱器殼體厚度的選擇,主要是根據殼體所受到的殼程壓力來確定。 

換熱器由于其工作特點,不僅有管程壓力和殼程壓力等載荷作用,而且還要受到工作介質的溫度載荷作用。在GB151 中對壓力載荷,給出了管板和殼體的尺寸選擇,及固定管板兼作法蘭的管板和殼體的連接方式。然而,對于在溫度載荷作用下,這些尺寸卻沒有具體的說明要求。 

本文通過一個管殼式換熱器的強度校核,將載荷分類為壓力載荷和溫度載荷,來說明結構在這些載荷作用下的應力響應特點,進而提出該結構改進的意見。本文采用三維有限元的分析方法,來研究其內在規(guī)律。 
2 換熱器結構尺寸及載荷工況 
BEM型換熱器結構如圖1 所示,管板上共有500 根換熱管,分布在管板的上半部分,左右對稱。結構尺寸和材料:管板內徑:1300 mm;管板厚度:80mm;法蘭外徑:1460 mm;管板材料:00Cr19Ni10;殼體厚度:24mm。
3 有限元計算模型 
3.1 有限元單元劃分說明 
為簡化計算,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時,只考慮換熱器的管板、殼體、管束和膨脹節(jié)等主要結構,法蘭墊片用等效的均布比壓來代替。 
由于整臺換熱器結構是前后左右對稱,所以只取組合體的四分之一,換熱管長度取一半。換熱管是細長形狀,所以用桿單元來模擬。這樣的作法對管子附近的管板應力計算是不準確的,事實上,如果考慮換熱管和管板的脹焊連接,該處的真實應力也很難計算。根據圣維南原理,這樣處理對遠處的非布管區(qū)管板的計算影響不大。 
殼體和膨脹節(jié)用20節(jié)點六面體單元劃分網格,管板用10 節(jié)點四面體單元來劃分網格,在管板和殼體過渡的區(qū)域是13節(jié)點的五面體錐型單元。管束用2節(jié)點桿單元來劃分網格。表示換熱管的桿單元節(jié)點與表示管板的實體單元節(jié)點在對應位置上重合。整個分析過程使用ANSYS有限元軟件來完成,如圖2所示。

圖2 有限元計算模型圖
3.2 載荷和邊界條件 
在結構的前后對稱面和左右對稱面上加上對稱邊界條件,即這些面上的法向位移為零。換熱管的一端固定位移,另一端與管板連接。此外,還需要限制整體結構的剛體位移。 
取正常操作工況為校核的工況,其具體數值為:殼程壓力:Ps .= -0.1 MPa;殼程溫度:Ts=230℃;管程壓力:Pt =0.2MPa;管程溫度:Tt=50℃;管板溫度:T=140℃;法蘭墊片壓力:Pc=69MPa;法蘭螺栓預緊力:116.5kN。 
由于管板上的開孔面積只占其總面積的約5%,所以忽略當量壓力和管程壓力之間的差別。 
根據換熱器操作工況下溫度載荷的經驗數據,其分布如下:在結構的下半部,管板的中截面處的溫度為140 ℃,膨脹節(jié)處的溫度為230 ℃,在結構的上半部,管板的中截面處的溫度為120℃,膨脹節(jié)處的溫度為200 ℃,從管板到膨脹節(jié),根據空間位置的不同,進行雙線性插值。筋板的溫度,也按照這一規(guī)律進行插值。 
4 強度校核及結構改進 
4.1 原結構尺寸條件下的強度校核 
根據JB4732-95《鋼制壓力容器———分析設計標準》[2],該標準采用應力強度(Stress Intensity)作為強度校核的準則,其實質是第三強度理論。 

經過計算,在應力云圖中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zui大應力強度發(fā)生在管板和殼體連接的地方,靠近底部。如圖2 中的A處。本換熱器在正常操作工況下壓力載荷不大,結構的變形和應力主要是由溫度載荷引起的。為了驗證此推論,這里將正常操作工況下的壓力載荷與溫度載荷作為兩個工況,它們有共同的位移邊界條件。具體就是在*種工況下結構受到管程壓力,殼程壓力,法蘭螺栓預緊力和法蘭墊片比壓力的作用,在第二種工況中,結構只受到管程溫度,殼程溫度和管板溫度的溫度載荷。由于結構是線彈性小變形,所以將這兩種載荷工況下的結果相加后,就是正常操作工況下的結果。在圖2的A處,沿著殼體的厚度方向,做應力校核線。圖3就是*種載荷(壓力)工況、第二種載荷(溫度)工況和它們的疊加組合(即正常操作工況)下的應力校核結果。
 
圖3 應力強度沿厚度的分布圖
表1是三個載荷工況下! 處應力校核線上的應力分類,其中后二列的值是應力強度在殼體內外邊界上的zui大值應力(表2,表3 相同)。

圖3 應力強度沿厚度的分布圖
表1是三個載荷工況下! 處應力校核線上的應力分類,其中后二列的值是應力強度在殼體內外邊界上的zui大值應力(表2,表3 相同)。

 其載荷同前面一樣的分類,筋板的溫度取和管板相同。在同樣的位置做應力校核線,如圖5和表2。

圖5 應力強度沿厚度的分布圖
 首先從該圖5 和表2 中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同圖3和表1 
同樣的規(guī)律,即壓力載荷引起的結構的應力要比溫度載荷引起的應力小,并且是后者占了結構應力的大部分。此外還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增加筋板后,壓力載荷工況下,結構的應力水平在下降,原因很明顯,結構在該處剛度增加了,變形就減少了,所以應力水平也就降低了。另外,還可以看到,增加了筋板后,溫度載荷下的結構的應力水平沒有顯著的變化,由于它引起的應力占了總體結構應力的大部分,所以盡管增加筋板后會使壓力載荷下的結構應力水平下降,但是,總體上的應力水平變化不大,也就是增加了筋板后,對結構的強度改善沒有明顯的效果。 
事實上對本結構來講,管板和殼體之間的不均勻溫度分布載荷和管板比較大的剛度,是引起結構應力的主要原因。在增加了筋板后,并沒有*改變它附近不均勻的溫度場,也沒有改變管板的厚度,所以也就不會改善結構的應力水平了。 
4.3 減少管板厚度的強度校核 
針對這種有比較高的溫度載荷的管殼式換熱器結構,如果從改善管板與殼體連接處有比較大應力水平的角度考慮,另一方案是采用減少管板厚度的辦法,以降低它的剛度,讓殼體和管板在高溫載荷下充分變形,減少管板的較大剛度對殼體的約束,達到降低附近應力水平的效果。當然,出于產品制造的經濟方面考慮,減少管板厚度具有直接的經濟效益。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一些討論[6]。 
下面就是考慮將管板的厚度從80mm 減少到60mm,取消筋板,重新對結構進行強度校核。同前面一樣的載荷工況分類,在同樣的位置,作出應力校核線,如圖6 和表3所示。

圖6 應力強度沿厚度的分布圖
 
將圖6和表3 與圖0 和表1 比較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在壓力載荷下,結構的應力水平在增加,這顯然是因為管板厚度減少而造成的。然而,在溫度載荷工況下,由于管板厚度的降低,它的剛度也下降,所以對附近連接著的殼體約束降低,應力水平就下降。在兩種載荷共同作用下,引起結構的總體應力水平下降。 

5 結論 

壓力載荷是面載荷,而溫度載荷是體載荷。對于壓力載荷來講,增加結構的厚度,或者設置加強筋,也就增強了結構的剛度,從而使結構的變形減少,應變和應力水平下降;對不均勻的溫度場這類體載荷來講,采取同樣的措施,就不會使結構的應力水平下降。 

特別地,對換熱器這類同時受到壓力載荷和溫度載荷作用的結構,而且是后者占主導地位,當根據強度校核而進行結構設計的時候,在滿足強度條件下,適當的減少結構的厚度,降低剛度,是一個可行的方案,并已被工程實際所采用。 

參考文獻: 
[1] GB151—1999,鋼制管殼式換熱器[S] 
[2] JB4732-95,鋼制壓力容器———分析設計標準[S] 
[3] 劉俊明,陳緒. 高壓厚管板的有限元分析計算[J]! 壓力容器,1997,14(2):25 - 29 
[4] 薛明德,吳強勝. 對流換熱條件下?lián)Q熱器管板的應力分析[J] 核動力工程,1998,19(6):519 - 525 
[5] 龔曙光,謝桂蘭. 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管板結構優(yōu)化設計[J]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,2002,31(6):49 - 51 
[6] 馬永其,陳罕. 薄管板結構強度計算的新思路[J] 化工機械,2002,29(1):49 - 53 
作者簡介:劉天豐(1971 - ),男,在讀博士,講師,主要從事機械結構的計算機輔助分析和設計,通訊地址: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CAD室。
 

免責聲明

  • 凡本網注明"來源:制藥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制藥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制藥網,http://www.hbqingka.cn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• 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(guī)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  •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企業(yè)未開通此功能
詳詢客服 : 0571-878586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