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《處方管理辦法》、反商業(yè)賄賂等政策出臺以及醫(yī)院營銷門檻不斷提高,醫(yī)院營銷模式面臨轉型要求,今后在醫(yī)院營銷中,不但良好的客情關系仍然重要,專業(yè)的學術營銷也成為基本要求。然而,代理制度下的學術推廣,卻往往存在召開困難、效率不高等種種問題。
制藥企業(yè)進行學術推廣,面臨三大難題:
1.打造學術利器是基石
國內很多藥企進行學術推廣,主觀上不夠重視,客觀上亦缺乏充分有力的學術論據,因此學術工作難見成效。
而學術推廣的意義在于:通過科學嚴謹而誠信地宣講藥品知識,讓醫(yī)生掌握所銷售藥品的關鍵信息;醫(yī)生將該藥品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后,差異點一目了然;在對病人進行診治時,醫(yī)生就會優(yōu)化治療某種疾病或某個癥狀的藥物治療方案,從而讓病人花費更少、安全性更高、療效更好地恢復健康。
因此,倘若藥企引用的學術依據和資料無法證明產品的特性,就很難對醫(yī)生進行推廣宣傳。缺乏堅實的基礎,便不會存在成功的學術推廣。
2.調動代理商積極性是關鍵
盡管學術推廣是大趨勢,很多代理商也深知學術會議的重要性,然而一旦企業(yè)要求召開學術會議,卻又推脫,積極性不高,原因是:
其一,害怕投入產出比低。召開學術會議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,而大部分代理商基于限定時間的資本壓力等現實因素,擔心投入產出不成正比;
其二,費時費力。召開學術推廣會議,過程復雜,需要花費大量時間、精力,很多代理商代理品種眾多,害怕召開學術會議分散精力,造成顧此失彼。
因此,廠家必須加強與代理商的溝通,形成合理的制度流程與費用承擔體系,調動他們的積極性,與代理商建立共贏的合作關系。
3.建立完善的推廣配合服務是保障
學術推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也不是靠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,必須堅持不懈,與代理商緊密配合,方能見成效。要想保證長期的學術推廣能順利、有效地進行,就必須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推廣制度與流程,進行合理的利益分攤與嚴格的質量控制。
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,想要做好學術推廣,實現從關系營銷到專業(yè)學術營銷的轉變,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。不過,國內也有很多企業(yè)通過學術推廣獲得了成功,天施康就是其中之一,那么,天施康又是怎么操作的呢?下期的“營銷實務”將與您分享天施康的經驗之談:《成功學術推廣引爆銷量增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