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制藥網 市場分析】近期,藥明生物被列入UVL名單的消息引起了業(yè)內對生物反應器的高度關注,市場對制藥裝備國產替代的預期也進一步提高,導致部分生物反應器相關上市公司甚至出現逆勢大漲的情況。截至2月10日收盤,東富龍、楚天科技分別收漲3.52%、3.16%。
制藥裝備(圖片來源:制藥網)
生物反應器是廣泛用于疫苗、抗體、重組蛋白、細胞治療領域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,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。過去,市場對生物反應器的關注其實并不高,因為這類設備主要依賴于進口。目前國內生物反應器的國產化率不足20%。
按照材質的不同,生物反應器可分為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和不銹鋼生物反應器。與不銹鋼罐相比,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具有設施少、固定資產投入更低、生產效率高、靈活度高、污染小等優(yōu)點。近年來,一次性設備已經受到越來越多CDMO企業(yè)的青睞。有數據顯示,當下國內單抗生產采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占比已經超過70%,可見其市場空間之龐大。
但目前國內一次性生物
反應設備及關鍵試劑耗材主要依賴于進口,存在受限于人的局面。業(yè)內認為,隨著生物反應器“熱度”提升,以及國內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廠家技術水平的提升,國產替代進口的進程或加快,未來國產制藥裝備企業(yè)或受益。
面對國產替代的風口,不少具備實力的藥機企業(yè)已經提前布局,并收獲了新成果。例如,2022年1月,樂純生物正式推出一款生物制藥工藝薄膜,這也是該公司兩個月內發(fā)布的第3款攻關級產品。該企業(yè)研發(fā)人員表示,實測數據顯示,公司近期密集推出的相關產品的關鍵性能均等同甚至略優(yōu)于目前國際市場主流的同類產品。
再比如,東富龍在市的生物反應器產品覆蓋了不銹鋼系統(tǒng)和一次性反應系統(tǒng)兩大類別,2020年以來公司還先后收購了蘇州海崴、千純生物,以加強耗材與填料領域整合。據悉,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領域,東富龍的一次性細胞擴增系統(tǒng)在部分關鍵參數上已接近海外設備水平。
另外,楚天科技也計劃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領域發(fā)起進攻,公司曾在2021年半年報中提到,公司積極籌劃生物前端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及相關耗材的布局開發(fā),力爭年內實現相關產品落地。在2021年12月16日的調研活動報告中,楚天科技表示,公司在行業(yè)內引進了相關技術人才并設立了控股公司楚天思優(yōu)特,專業(yè)生產銷售生物反應器一次性袋等生物制藥一次性技術產品。同時,楚天思優(yōu)特正在上海臨港建設6千平米左右的廠房,建成后可實現2億元產能,用于一次性生物反應器、配液袋、儲液袋及其膜材等產品的開發(fā)和生產。計劃今年在市場進行銷售推廣。
浙商證券提及,從國內公司準備和產品競爭力看,森松國際、東富龍、楚天科技等公司在生物藥上游細胞培養(yǎng)、下游分離純化和后包裝領域陸續(xù)切入國內外頭部藥企供應鏈。
該機構研究員還指出,2021年以來各公司在耗材、填料自研和并購整合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;此外也關注到樂純生物、多寧生物、金儀盛世、科百特等公司在一級市場融資后,在新產品研發(fā)&推廣、人員搭建等方面初具競爭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,對于技術人員的經驗要求,材料和工藝要求,以及服務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。目前國內除了少數頭部企業(yè)以外,大部分國產產品的水平與國外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,這也意味著國產制藥裝備企業(yè)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