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制藥網 行業(yè)動態(tài)】ADC藥物市場“熱”力正持續(xù)提升。1月15日消息,韓國食品頭部好麗友宣布斥資30億元出手收購生物制藥公司LCB25.7%的股份,被收購方是韓國一家生物制藥公司,產品管線涉及腫瘤學和ADC平臺技術治療等領域。
盡管好麗友此前就有在生物醫(yī)藥領域跨界布局,但不難看出,其此次瞄準的是當前全球藥企布局火熱的ADC賽道。
ADC因在腫瘤治療領域展示出巨大的優(yōu)勢,市場潛力巨大。據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,2023年ADC藥物的市場價值預估約為97億美元。另有數據預測,到2028年,ADC可能占據全球3750億美元癌癥市場份額的近10%,市場規(guī)模超過300億美元。
不過,由于ADC藥物的開發(fā)過程復雜,為了更快掘金百億ADC藥物市場,近年來,藥企收購動作頻頻,僅在過去的2023年,全球披露的ADC相關交易就超過70項。
不少ADC潛在交易金額超10億元。其中,好麗友此次收購的LCB公司就曾在2023年年底與強生達成許可協議,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Trop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物(ADC)“LCB84”。LCB獲得高達17億美元的總對價,包括1億美元的預付款、2億美元的期權行權付款以及其他權益。
今年當地時間1月8日,強生公司宣布,將支付20億美元現金收購一家目標是使用抗體藥物偶聯物(ADC)來靶向多種癌癥的制藥商Ambrx Biopharma。根據交易條款,強生公司將以每股28美元的價格收購Ambrx。強生預計將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易。
而除了跨國藥企以外,中國生物藥企近年來也積極參與研發(fā)ADC,產品實力正被大型藥企盯上,授權交易消息頻頻。
例如,1月2日,宜聯生物宣布與羅氏將合作開發(fā)靶向間質表皮轉化因子(c-MET)的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候選產品YL211,用于治療實體瘤。此次合作將為宜聯生物帶來5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,近10億美元的開發(fā)、注冊和商業(yè)化潛在里程碑付款,以及未來基于全球年度銷售凈額的特許權使用費。
2023年12月15日,和鉑醫(yī)藥也宣布,其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輝瑞剛剛完成收購的Seagen就靶向人間皮素(MSLN)的ADC候選藥物“HBM9033”的全球臨床開發(fā)及商業(yè)化簽訂5300萬美元預付款和近期付款,及可高達10.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和特許權使用費的授權協議。
2023年4月和8月,BioNTech宣布與映恩生物先后達成兩筆交易,共獲得三款ADC(DB-1303、DB-1311、DB-1305)中國以外的商業(yè)化權益,其中前一筆交易以1.7億美元及潛在1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包達成,后一筆交易則未披露詳情。
國產ADC被跨國藥企青睞的背后,可見我國ADC藥物研發(fā)實力得到國際普遍認可。業(yè)內指出,雖然中國的ADC行業(yè)發(fā)展較晚,但隨著ADC技術的不斷突破,未來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,中國ADC藥物市場預期由2021年起以79.4%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,到2030年將達到689億元。
免責聲明:在任何情況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,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。
評論